厦门鼓浪屿东西方宗教文化之旅打卡路线

更新:2024-11-04 14:14:59

查看相关文章

19世纪中叶,基督教的种子在鼓浪屿岛上悄然萌芽,而到了20世纪30年代,佛教文化又在这里绽放出前所未有的光彩。今天,就让我们通过探访这些承载着历史与信仰的宗教建筑,一同踏上探索鼓浪屿独特宗教文化的旅程吧。

厦门鼓浪屿游玩路线推荐

➤ 重兴鼓浪屿三和宫摩崖题记

厦门鼓浪屿游玩路线推荐(东西方宗教文化之旅)

重兴鼓浪屿三和宫摩崖题记位于笔架山的三和宫摩崖题记篆刻于清嘉庆十八年(1813),由福建水师提督王得禄撰文,记载了王得禄在三和宫前整修战船、募款兴修三和宫并率师进兵台湾围剿蔡牵起义军之事。蔡牵台湾起义是清代嘉庆期间重大事件;清政府历时数年调集重兵将起义镇压下去,该石刻见证了鼓浪屿岛早期对外交流中在闽台交流方面的重要地位。

种德宫

厦门鼓浪屿游玩路线推荐(东西方宗教文化之旅)

种德宫祀奉闽南地区保佑世人健康平安的神灵——“大道公”。数百年持续鼎盛的香火反映出闽南民间信仰在鼓浪屿岛的传播。岛上的种德宫最初坐落于岛屿西部鸡母山向北延伸支脉西麓坡地濒临小河处,那里背山面海,是岛上最早的居民点。该种德宫建立于1622年以前,信众称之为大道公庵,后来该种德宫荒废,在今天的内厝澳地区现址募资新建了种德宫,原来的被称为旧庵,那里的小河后来被称为旧庵河。

现在的种德宫(今天的内厝澳373号)是一座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的三门二进殿宇,宫后及宫右另筑护厝,整座宫宇掩映于古榕树下,环境幽静。该建筑为闽南地区传统的祠庙建筑风格,前殿开三座门,石墙基、烟炙砖清水砖墙,石梁、石柱门脸,木构抬梁式屋架,屋面铺绿色琉璃筒瓦,屋脊配合开间为中段高左右略低的三段脊,为翘起很高的燕尾脊,中脊脊面和中脊上都装饰有龙、虎、凤、仙人、花卉等交趾陶装饰,具有浓郁的闽南建筑特点。

种德宫是目前岛上惟一一座保存完整的祀奉大道公的宫观,在这里一直延续着闽南民间诸多关于大道公的祭祀仪式,体现了鼓浪屿历史最悠久且延续至今的民间信仰,也见证了内厝澳聚落以及鼓浪屿岛屿数百年来的发展、兴衰。

➤ 安献楼

厦门鼓浪屿游玩路线推荐(东西方宗教文化之旅)

1906年,美国基督教安息日会牧师韩瑾思、安礼逊(J.N.Anderson)夫妇先后到鼓浪屿租乌路民房(今泉州路81号)传教,创办了“育粹小学” (后更名为“美华小学”);1906年到1909年,在“五个牌”海滨购地建房创办美华中学男生部;1910年增办“美华女学”。“美华”的教育理念有别于岛上其他学校,该学校利用所属大片土地,开设农场和奶牛养殖场,供学生勤工俭学,用来支付学费与生活费。

1934年,安礼逊在鸡山顶兴建一座三层楼房,设计师是一位被称为“富师”的惠安建筑工匠,该建筑开山取花岗石建造,坐北朝南,矩形平面,长21米,宽9.3米,平面格局为封闭式内廊布局。建筑对称的正立面中部设入口,首层为平台,大台阶直接引向设在二层的入口,设有突出的柱廊,柱廊由前面四根和靠墙两根巨大的石柱支撑。横三段的对称布局,高台阶,竖向三段式的立面划分,以及中部巨大的入口柱廊体现出古典复兴风格的影响。该建筑落成时正值安息日会在此举行闽南各属支会联谊会,安礼逊主持了“安献典礼”,便将该楼命名为“安献楼”。该建筑最初曾作为安息会礼拜场所。

1938年,美华男、女两校合并,迁入“安献楼”内。安献楼(今天的鸡山路18号)建筑现在作为基督教厦门美华疗养院,保存完整。

➤ 基督教教徒墓园

厦门鼓浪屿游玩路线推荐(东西方宗教文化之旅)

1840年以后,日本人在岛上浪荡山脚下设有墓葬地。西方的传教士、商人死者均葬于旧称“大宫口”的洋人墓地内,也被称为“番仔墓”,位置处于鼓浪屿岛中央。该墓地后来因建设音乐厅而仅有部分墓碑保留下来。

华人基督教教徒墓园位置则靠近安献楼,位于鸡母山西麓,至今保存完整。该墓地埋葬的基本全为华人基督教徒,也包括华人牧师、传教士,被誉为“从事切音运动第一人”的卢慧章的墓和墓碑也完整保存于华人基督教教徒墓园内。

➤ 三一堂

厦门鼓浪屿游玩路线推荐(东西方宗教文化之旅)

1927年以后,随着定居于鼓浪屿的教众增多,厦门港礼拜堂、新街礼拜堂和竹树脚礼拜堂三个堂会决定在鼓浪屿联合兴建一座教堂,命名为“三一堂”。“三一堂”既寓意三个教堂联合兴建之意,又寓意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教义。

三一堂(今天的安海路69号)动工兴建于1934年,建设费用大部分由华人信徒捐献,英长老会及美归正会也提供了捐款。建筑由留德工程师林荣廷任设计主持人,许春草负责施工。该教堂原设计容纳500座位,施工开始后又决定扩大到容纳1000座位,林荣廷无计可施,聘请荷兰工程师对建筑结构进行了重新设计,教堂屋顶的钢架巨大,厦门无法加工,需要从香港定做运来,这一切,都影响了建筑工期。到1938年,日本占领厦门后,未全部完工的教堂又曾作为难民收容所,工程只好停工。最后这座教堂直到1945年战争结束后才正式竣工,其牧师楼及大门的建设甚至延续到20世纪末。

这座历经坎坷终于建成的教堂,建筑面积800多平方米,整体建筑风格是在20世纪初流行的西方古典复兴风格基础上做适当简化,采用希腊十字集中式平面。大厅内部无立柱,上部是八边形的吊顶,其上面十字相交的屋顶中央顶着八角形的采光阁,攒尖屋顶的顶端立着十字架。教堂四个立面相同,每一面的中部设入口,略为突出,下半部是四根矩形截面简洁的红砖巨柱,上面是三角山花。建筑墙身、壁柱、采光亭均采用清水红砖墙,全顺砌法;檐口、三角形山墙、三角形窗顶饰则为白色,与红砖形成明快的对比。

➤ 日光岩寺

厦门鼓浪屿游玩路线推荐(东西方宗教文化之旅)

日光岩寺位于全岛制高点日光岩脚下,始建时间大致在明中期,初名“莲花庵”,明万历十四年(1586)重修,后更名为日光岩寺。历经清道光年间(1821-1850)、民国十五年(1926)、民国二十三年(1934)、1964年、1991年、1995年等历次翻修增建,形成现今规模。

如今的日光岩寺,占地面积28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其主殿名为圆通宝殿,为将山顶巨石凿空后加筑石质梁柱的一间石室,是今天全寺最古老的一座建筑。石室坐西向东,朝向海上日出的方向。正殿前有一座三开间拜亭,歇山顶,屋盖铺设绿色琉璃瓦。正殿左右是东西厢房,分别为大雄宝殿和弥陀殿,两殿一南一北,相对而立,建筑规制、样式相仿,都是三开间,屋盖篆皿顶四坡,反宇飞檐,室内装饰藻井。两殿之前为鼓楼和钟楼,重檐歇山,绿瓦红柱。钟楼之下为地藏殿,鼓楼之下为伽蓝殿,钟、鼓楼之间平台下为法堂、寮房、法会膳厅,由平台两侧下台阶为南北山门。日光岩寺建筑组群小巧别致,寺院格局不拘泥于常法,随山就势;殿宇凿岩为室,将自然的时空变换与佛学理念相融合,形成了其独到的景观特色。

清末民国年间,鼓浪屿虽受到外来西方宗教文化较多影响,但传统的佛教文化并未衰落,而是形成了新的发展。日光岩寺规模虽然不大,但一度发展成为闽南地区有相当影响的佛教寺院。1936年,弘一法师曾在日光岩寺东厢寮房闭关养静,期间编订了多部佛学著作,为其静修的房舍题匾,称“日光别院”,并在寺中宣讲《净土法门大意》,吸引大批信众云集。1938年厦门沦陷以后,更有众多法师避居鼓浪屿岛,厦门中医陈焕章居士也曾于寺中施诊赠药。这些事件使得当时岛上的佛教文化一度空前兴盛。

➤ 天主堂

厦门鼓浪屿游玩路线推荐(东西方宗教文化之旅)

天主教17世纪初就传入福建,17世纪中叶传入厦门,并建立了“厦门教区”。厦门开埠后,天主教传教士由菲律宾马尼拉天主教会派遣,再次来到鼓厦地区传教,在鼓浪屿田尾海滨曾设立信徒聚会所。1890年,罗马教廷将福建划为西班牙多明我会的传教区。1912年,西班牙多明我会神父马守仁(Manuel Prat)任厦门主教后,将教堂搬至鹿礁路西班牙领事馆内,1917年于领事馆西侧新建教堂作为主教座堂,管理着福建教区的天主教堂。

天主堂(今天的鹿礁路34号)建筑由西班牙建筑师设计,来自漳州的工匠负责施工,砖石木结构,哥特建筑风格,建筑面积500多平方米。由于所处地段的限制,教堂南北向布置,平面为巴西利卡式,四个尖拱构成大厅的空间,圣坛没能设置在符合惯例的东侧,而是位于北侧,在南侧入口处建起一座哥特式的高钟塔,装饰着华丽的哥特式尖券门窗及玫瑰窗,建筑周身白色,具有西班牙教堂建筑的特色。

➤ 协和礼拜堂

厦门鼓浪屿游玩路线推荐(东西方宗教文化之旅)

鸦片战争后,英美基督教传教士来到厦门传教之初,由于鼓浪屿岛上居住人口较少,一直未正式建基督教教堂,仅设有供外国人使用的小型礼拜堂。该礼拜堂由美国归正教会、伦敦差会、大英长老会联合成立的“三公会”创建于1863年,是鼓浪屿岛第一座专用的礼拜堂,提供给来鼓浪屿工作的外籍基督教徒作英语礼拜,后来也吸纳了懂英语的华人教徒。

协和礼拜堂保存至今,为西方古典复兴式建筑,矩形平面,圣坛在西侧,入口正立面朝东,下部是四根罗马塔斯干式巨柱,上面支撑着大型三角形山墙。建筑的西侧是圣坛。

小编提示:微信搜索【厦门本地灵】微信公众号,对话框回复【鼓浪屿】即可获取现在厦门鼓浪屿最新信息,鼓浪屿船票购买方式、鼓浪屿轮渡最新航班时刻表、鼓浪屿外地游客乘船地点、鼓浪屿景点等!

本文位置:首页 > 旅游

X

[漫漫看] 电影 电视剧 综艺节目 明星 电视节目表 你知道吗

记住网址:www.manmankan.com

Copyright © 2022 www.manmankan.com 版权所有